皮肤结构通常包含表皮、真皮以及皮下组织三部分,它们共同维持皮肤的屏障、保护和代谢功能。
1、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组织,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基底层细胞通过不断分裂向上推移,最终形成角质层细胞,完成约28天的代谢周期。角质层含有角蛋白和脂质,能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病原体入侵。黑色素细胞存在于基底层,负责产生黑色素以抵御紫外线损伤。
2、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赋予皮肤弹性和韧性。该层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神经末梢及皮肤附属器,如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汗腺通过排汗调节体温,皮脂腺分泌油脂形成皮肤表面的弱酸性保护膜。真皮内的免疫细胞还能识别并清除异物。
3、皮下组织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构成,具有缓冲外力冲击、储存能量及保温作用。脂肪层厚度因个体差异和部位不同而变化,例如腹部脂肪较厚而眼睑处较薄。此层还分布着较大的血管和神经,为皮肤提供营养并传递温度、触觉等外界刺激信号。
日常需注意适度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外出时建议涂抹防晒霜,减少紫外线对真皮胶原蛋白的破坏。若出现皮肤红肿、脱屑或异常增生等情况,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层次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