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在病因、症状、受累关节、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两者虽然都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针对性干预措施各有不同。
1、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与遗传基因HLA-B27相关,发病机制涉及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则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患者体内常存在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异常免疫标志物,且女性发病率较高。
2、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以腰背部持续性疼痛和晨僵为典型表现,夜间及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缓解,可能伴随足跟痛、虹膜炎等关节外症状。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肿胀疼痛,如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晨僵时间多超过1小时,可形成特征性"天鹅颈"样畸形。
3、受累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包括骶髂关节和脊柱,后期可能发生脊柱强直。类风湿关节炎则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腕关节等外周关节,关节破坏以骨侵蚀为主,脊柱受累多局限于颈椎。
若出现关节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可通过HLA-B27检测、磁共振成像及关节超声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并根据疾病活动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需注意保持关节功能位,避免负重活动,适度进行游泳等关节保护性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