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和卵巢囊肿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卵巢囊肿泛指卵巢内形成的囊性结构,而巧克力囊肿属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组织内,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的陈旧性积血囊肿,外观呈巧克力色,因此得名。患者常出现逐渐加重的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部分可能伴随月经异常或不孕。若囊肿破裂可能引发急性腹痛。其他类型的卵巢囊肿如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多与排卵相关,通常无典型症状,体积较大时可能出现下腹坠胀感,部分畸胎瘤或浆液性囊腺瘤可能引起腰围增粗、尿频等压迫症状。
在治疗方面,巧克力囊肿若直径超过4厘米或引发严重症状,需考虑腹腔镜手术剥除,术后可能配合GnRH-a类药物预防复发。无症状的生理性卵巢囊肿通常建议观察2-3个月经周期,多数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如持续存在或怀疑恶变时,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手术探查。所有类型的卵巢囊肿都需要定期超声监测,建议每3-6个月复查,观察其大小和形态变化。
出现持续盆腔疼痛、月经改变或腹部包块等情况,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治疗选择需结合年龄、生育需求、囊肿性质等多方面因素,药物保守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中断疗程。日常需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囊肿较大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