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屈光度多少算高度近视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高度近视的判断通常以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为主要依据,不能单纯依靠单一指标。当近视度数超过一定范围且伴随眼部结构改变时,可能被认定为高度近视,具体需通过专业眼科检查综合评估。

1、屈光度标准

临床上通常将等效球镜度数超过-6.00D(即600度)作为高度近视的参考标准。但实际诊断中需结合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进行换算,部分角膜较平的患者可能在-5.50D时已出现高度近视的病理改变。

2、眼轴长度

眼球前后径超过26mm时,即使屈光度未达到-6.00D,也可能被判定为高度近视。这种情况常见于眼轴增长过快但晶体代偿能力较强的青少年,这类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的风险与典型高度近视患者相当。

3、眼底病变特征

存在后巩膜葡萄肿、豹纹状眼底改变或视盘倾斜等病理性改变时,即使屈光度仅-5.00D左右,仍需按高度近视进行管理。这类患者需每半年接受一次散瞳眼底检查,重点排查视网膜裂孔和脉络膜新生血管。

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碰撞类运动,每年进行包括眼压测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内的全面检查。若出现飞蚊症突然增多、视野缺损或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到眼科急诊就诊,及时干预可有效降低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