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预防酮症酸中毒需通过合理控制血糖、规律用药、调整生活方式等综合管理措施实现。常见预防方法包括密切监测血糖、规范使用药物、科学饮食管理、预防感染以及及时处理疾病诱因。
1、密切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每日规律测量空腹及餐后血糖,血糖波动较大或出现发热、呕吐等异常情况时,应增加监测频率至每日4-7次。若血糖持续高于13.9mmol/L,需及时就医调整降糖方案,避免因高血糖引发脂肪分解过度产生酮体。
2、规范使用药物
严格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出现急性并发症时需遵医嘱临时调整为胰岛素强化治疗。外出时随身携带葡萄糖片,预防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
3、科学饮食管理
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需占总热量50%-60%,采用定时定量进餐模式。避免长期饥饿或暴饮暴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发生胃肠炎无法进食时,可少量多次饮用无糖电解质水,并每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和尿酮体。
4、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避免外伤和烫伤。流感季节减少人群聚集,接种肺炎和流感疫苗。出现泌尿系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时,需立即进行尿常规检查并及时抗感染治疗。
5、及时处理诱因
急性胃肠炎、肺炎、外伤等疾病状态会升高应激激素水平,诱发酮症。此时需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每4小时监测血糖和酮体,若血酮超过3mmol/L或出现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
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定期接受并发症筛查。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注明用药情况和紧急联系人。如出现多尿、口渴加重伴恶心呕吐,需立即检测尿酮体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