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发热需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感冒药、抗生素等药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但需避免自行使用抗病毒药或抗生素。
1、退热治疗
若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这两种药物均为儿童常用退热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发挥解热作用。需注意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蚕豆病患儿禁用对乙酰氨基酚。
2、症状缓解药物
对于鼻塞、流涕症状,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清洁鼻腔。咳嗽症状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不建议4岁以下儿童自行服用复方感冒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3、中药治疗
风寒感冒可辨证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风热感冒适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药使用需经中医师诊断,避免与西药重复使用相同功效成分,如含对乙酰氨基酚的中西药复方制剂需特别注意剂量叠加风险。
4、抗生素应用
仅在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或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并发症时,方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普通病毒性感冒无需使用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或耐药性产生。
5、物理降温
体温未达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辅助退热。保持室温22-24℃,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适量增加饮水量。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以免引起寒战或冻伤。
家长需特别注意:2岁以下幼儿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尼美舒利成分的药物。若发热超过3天不退,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呕吐等需及时停药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