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力衰竭患者如何预防血栓?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患者预防血栓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预防感染以及及时处理病情变化等措施。血栓形成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需通过综合手段降低风险。

1、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或阻断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出血等不良反应。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采用低盐低脂饮食,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同时需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因尼古丁和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

3、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服用华法林等药物者需每2-4周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通常维持在2.0-3.0。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特别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日常需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

4、预防感染

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感染会导致炎症因子释放,加重心脏负荷并激活凝血系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

5、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若出现单侧肢体肿胀、胸痛伴呼吸困难、突发意识障碍等症状,可能提示肺栓塞或脑栓塞,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记录每日尿量、体重变化,体重突然增加超过2kg/周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进行有创操作或手术前需提前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抗凝药物。建议穿着医用弹力袜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卧床期间每2小时进行踝泵运动。定期到心内科随访,根据心功能调整预防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