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脏疾病患者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疾病患者预防心肌梗死通常需要采取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与随访、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及时就医处理等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具体方法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

1、药物治疗

心脏疾病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需严格按剂量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2、生活方式调整

每日饮食应限制钠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需彻底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3、定期监测与随访

每3个月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持在1.8mmol/L以下。每6-12个月进行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控制危险因素

合并高血压者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钙通道阻滞剂,糖尿病患者需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肥胖患者应通过饮食运动使BMI指数维持在18.5-23.9kg/m²,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

5、及时就医处理

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硝酸甘油无法缓解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突发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表现时,应保持患者平卧位,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人员到达。

心脏疾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的就诊随访计划,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防治。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情绪波动。若出现胸闷、气促等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到急诊科或心内科就诊评估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