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该病症通常发生在拔牙后,由于血凝块脱落或感染导致牙槽骨暴露,可能引发持续性疼痛和炎症反应,需通过医疗干预缓解症状并促进愈合。
干槽症无法自愈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持续存在、组织愈合受阻以及疼痛难以缓解。拔牙窝失去血凝块保护后,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侵入暴露的骨组织,引起局部感染。若不进行清创处理,炎症反应会持续加重,导致剧烈疼痛甚至扩散至耳部或头部。此外,受损的牙槽骨缺乏自我修复所需的湿润环境,无法形成新的肉芽组织覆盖创面。
治疗干槽症需由医生进行牙槽窝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源,并使用碘仿纱条填塞创口以隔绝刺激。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伴有感染时可能需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患侧咀嚼。
出现拔牙后3-5天持续性剧烈疼痛或腐臭味时,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自行使用漱口水或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延误治疗可能延长愈合周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