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或心室颤动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主要步骤包括识别反应、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以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具体操作需遵循国际急救指南,确保抢救措施及时有效。
1、识别反应与呼救
发现患者无意识且无正常呼吸时,应立即拍打双肩并呼叫。确认无反应后,指定周围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并获取AED,同时将患者置于坚硬平面上,解开衣物暴露胸部。
2、实施胸外按压
双手交叠掌根置于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肘关节伸直,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按压深度需达到5-6cm,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3、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完成30次按压后,采用仰头提颏法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捏住患者鼻翼进行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起伏,连续进行2次人工呼吸,避免过度通气。
4、使用AED除颤
取得AED后立即开机,按语音提示贴放电极片。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时,AED会自动分析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再次确认周围安全后按下放电按钮。除颤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
进行心肺复苏期间需保持持续按压,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仅实施胸外按压也能有效维持血液循环。施救后无论患者是否恢复意识,均需送医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建议公众定期参加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急救培训,掌握正确的按压手法和AED操作方法,抢救成功率与施救及时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