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颤动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治疗、控制心室率药物、病因治疗以及其他辅助药物。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后决定,避免自行调整或停药。
1、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抑制异常电活动,帮助恢复窦性心律。例如胺碘酮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但需注意其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肺纤维化等副作用。
2、抗凝治疗
常用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药物。心脏颤动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抗凝药可预防脑卒中等栓塞并发症。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如INR值),并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
3、控制心室率药物
包括美托洛尔、地尔硫卓、地高辛等。通过降低房室结传导速度,将心室率控制在60-100次/分钟,缓解心悸症状。地高辛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需警惕其治疗窗较窄易中毒的特点。
4、病因治疗
针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等降压药,甲亢患者使用甲巯咪唑控制甲状腺功能,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消除诱因可减少颤动发作频率。
5、辅助治疗药物
如辅酶Q10、曲美他嗪等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适用于合并心肌缺血的患者。电解质紊乱者需及时补充钾、镁制剂维持离子平衡。
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指标。服用抗凝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外伤出血,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表现。日常生活中需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情绪稳定,若出现持续胸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