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脏疾病患者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及病情制定方案,通常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利尿剂以及他汀类药物等。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

1、抗血小板药物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必要时联合胃黏膜保护剂。

2、β受体阻滞剂

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可降低心率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症状。哮喘、严重心动过缓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变化。

3、ACEI/ARB类药物

包括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缬沙坦胶囊等,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延缓心室重构。起始用药时需监测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利尿剂

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可促进水分排出,减轻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和呼吸困难。长期使用需定期复查电解质,预防低钾血症,必要时联合补钾治疗。

5、他汀类药物

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能调节血脂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西柚汁同服影响代谢。

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体重变化。若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等表现,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所有药物均需按时规律服用,切忌因症状缓解自行停药,以免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