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小板减少会有什么症状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皮肤瘀点、黏膜出血、月经量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通常与骨髓生成障碍、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1、皮肤出血点

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多见于四肢和躯干。轻微碰撞或无明显诱因下,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后难以止血,血液渗出形成紫红色斑点,按压不褪色。症状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零星出血点,严重时可能融合成片。

2、黏膜出血

患者可能出现牙龈渗血、鼻出血或口腔血疱。刷牙时牙龈持续渗血、反复流鼻血且止血困难是典型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眼白部位片状红色瘀斑,通常无明显疼痛。

3、月经量增多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经期延长、经血量增加,严重者月经周期可达10天以上。这与子宫内膜血管无法正常收缩止血有关,长期失血可能引发贫血,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4、内脏出血

血小板计数极低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部分患者会发生血尿或颅内出血,后者可能伴随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抢救。

出现不明原因出血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损伤。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免疫治疗、输注血小板或调整用药方案,切勿自行服用抗凝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