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儿麻痹症病原体对儿童影响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尤其是运动神经元。感染后可能导致肌肉无力、瘫痪甚至终身残疾,具体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神经元损伤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进入人体后首先攻击肠道,随后侵入神经系统。病毒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高度亲和性,造成神经元坏死或不可逆损伤,导致对应肌群失去神经支配。儿童表现为突发性弛缓性瘫痪,以下肢不对称性瘫痪最为常见。

2、肌肉萎缩和骨骼畸形

瘫痪部位长期缺乏运动刺激,肌肉逐渐萎缩变薄,肌张力持续降低。骨骼因缺乏肌肉牵拉和重力作用,可能出现发育畸形,如髋关节脱位、足下垂或脊柱侧弯,这些改变在病毒急性感染后的6-24个月内逐渐显现。

3、呼吸系统并发症

当病毒累及延髓呼吸中枢时,可能引发膈肌和肋间肌麻痹。儿童会出现呼吸浅快、咳嗽无力等症状,严重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这种情况约占瘫痪病例的5-10%,是导致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4、长期后遗症

约25-40%的瘫痪患儿在发病15-40年后可能出现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关节疼痛和耐力下降。这与运动神经元长期超负荷代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退化有关,严重影响成年后的生活质量。

该病毒对5岁以下未免疫儿童威胁最大,全球范围内通过疫苗接种已显著降低发病率。家长应确保儿童按时完成脊灰疫苗全程接种,若发现患儿出现发热伴肢体活动障碍,需立即就医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康复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