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日常护理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外用药物
皮肤真菌感染可局部涂抹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凝胶或特比萘芬喷雾剂,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对于阴道念珠菌感染,常用克霉唑栓剂阴道给药,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趾间感染建议配合使用硝酸咪康唑散剂保持足部干爽。
2、口服药物
顽固性手足癣或甲真菌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系统性感染如隐球菌性脑膜炎需静脉注射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肝功能异常者需定期监测转氨酶,孕妇禁用伏立康唑等三唑类药物。
3、物理治疗
头癣患者可配合紫外线照射破坏真菌结构,甲真菌病可结合激光治疗增强药物渗透。治疗期间需对毛巾、鞋袜等物品进行高温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日常护理
保持患处通风透气,足部多汗者可使用明矾溶液浸泡。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物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5、手术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出现角膜穿孔时需角膜移植,耳道真菌感染引发胆脂瘤需行乳突根治术。术后需持续抗真菌治疗防止复发,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查。
出现疑似真菌感染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通过镜检或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深部真菌感染患者需每2周复查肝肾功能。日常应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