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分娩时如何减少出血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分娩时减少出血的方法主要包括规范产前检查、合理使用宫缩剂、正确助产技术、密切产后观察以及及时处理并发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

1、规范产前检查

孕期定期监测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及时纠正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对于存在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孕妇,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和方式。产前超声评估胎盘位置及子宫形态,可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发生。

2、合理使用宫缩剂

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这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对于宫缩乏力者,可联合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药物,通过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闭合血窦。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正确助产技术

助产士需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采用会阴保护手法减少软产道撕裂伤。胎盘娩出阶段应遵循生理性剥离原则,避免过早牵拉脐带导致胎盘残留。对于宫颈裂伤超过2厘米或活动性出血者,需立即缝合止血。

4、密切产后观察

产后2小时内每15分钟按压宫底观察出血量,通过计量卫生巾准确评估失血量。按摩子宫体促进收缩,及时排空膀胱避免影响宫缩。发现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需启动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5、及时处理并发症

针对胎盘残留者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凝血功能异常者补充凝血因子。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可采用宫腔填塞、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等干预措施。

分娩过程中需严格遵循产科操作规范,产后在病房持续监测生命体征2小时。产妇应保持平卧位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早开奶可通过刺激乳头反射性促进宫缩。若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