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分娩时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产后抑郁的预防需从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家庭参与、适度运动及专业筛查等方面综合干预。分娩前后通过多维度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建议产妇及家属主动配合医疗指导。

1、心理支持

产前接受心理咨询或参加孕妇学校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产妇调整对分娩的恐惧,建立积极生育观念。建议孕晚期每周进行1-2次心理疏导,重点处理既往创伤经历或家庭矛盾等潜在风险因素。

2、健康教育

系统学习产后生理变化和育儿知识能增强应对能力。医院应提供哺乳技巧、新生儿护理等实操培训,通过视频教学、模拟演练等方式强化知识吸收。掌握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正念呼吸训练,可降低50%以上的情绪波动发生率。

3、家庭支持

配偶及亲属需主动参与孕期保健,共同参加产检和育儿课程。建立轮流照护制度避免产妇过度劳累,特别注意夜间哺乳支持。家庭成员应学习抑郁早期症状识别,当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失眠等情况时及时给予情感关怀。

4、适度运动

产后6周在医生指导下开展低强度运动。盆底肌训练配合每日30分钟散步可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状态。水中运动或产后瑜伽能缓解肌肉紧张,建议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45分钟,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5、专业干预

具有抑郁病史或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围产期需接受精神科评估。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筛查应在孕32周、产后6周各实施1次。确诊前驱症状者需遵医嘱进行预防性心理治疗,必要时短期使用SSRI类药物需严格在精神科医师监控下进行。

产妇应注意记录每日情绪变化,保证每日7小时以上连续睡眠。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兴趣丧失、自责等核心症状,应立即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专科医嘱,避免自行服用中成药或保健品调节情绪。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