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作为常见的食物,适量食用对调节胆固醇水平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成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膳食纤维等物质,可能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吸收等途径产生积极影响。
1、不饱和脂肪酸调节脂质代谢
芝麻含有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总脂肪含量的85%。这些成分有助于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同时维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含量,促进脂质代谢平衡。
2、植物甾醇抑制胆固醇吸收
芝麻中天然存在的植物甾醇结构与胆固醇相似,能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吸收。研究表明,每100克芝麻约含400-500毫克植物甾醇,每日摄入2克植物甾醇可使胆固醇吸收降低30-40%。
3、膳食纤维促进排泄
芝麻外壳富含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与肠道内胆汁酸结合,促进胆固醇通过粪便排出。每100克芝麻约含12克膳食纤维,适当摄入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
4、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
芝麻中的维生素E作为脂溶性抗氧化剂,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修饰,降低其沉积在血管壁的风险。每30克芝麻可提供约2.5毫克维生素E,约占成人日需量的17%。
5、木酚素类物质协同作用
芝麻特有的芝麻素等木酚素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特性,可能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协同其他成分共同调节胆固醇水平。
建议选择未脱壳的天然芝麻,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5-30克为宜。食用时需注意芝麻热量较高(约573千卡/100克),超量可能增加热量摄入。对于已确诊高胆固醇血症者,仍应以规范治疗为主,饮食调节作为辅助手段。特殊人群如胆结石患者应遵医嘱控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