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治疗胃出血?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出血的中医治疗需根据病因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常见方法包括中药止血、针灸辅助、饮食调理、情志调节及其他疗法。以下为具体治疗方式:

1、中药止血

中医常使用止血类中药内服或外治。内服方剂如归脾汤适用于气虚不摄型出血,可补气摄血;黄土汤用于脾胃虚寒证,能温阳健脾;十灰散针对血热妄行证,可凉血止血。外治可用云南白药局部敷贴,直接收敛创面。用药需根据患者寒热虚实调整配伍,如血热者加侧柏叶,血瘀者加三七粉。

2、针灸辅助

选取足三里、内关、中脘等穴位施针。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针刺可调和胃气;内关通阴维脉,能宁心安神兼止呕;中脘为胃之募穴,可健脾和胃。实证用泻法配合太冲穴疏肝,虚证用补法加灸关元穴温补。每日治疗1次,持续5-7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饮食调理

急性期需禁食,出血控制后逐步给予藕粉、米汤等流质。恢复期食用小米粥、山药粥健脾养胃,避免竹笋、辣椒等粗纤维及刺激性食物。可饮用白及石榴皮煎剂保护胃黏膜,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4、情志调节

通过情志相胜法疏导情绪,肝火犯胃型患者易怒,可引导练习书法平抑肝阳;心脾两虚者多虑,建议进行八段锦调节气机。同时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睡眠,每日冥想15分钟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需强调,大量呕血或黑便超过500ml时,必须立即就医输血或内镜下止血。中医作为辅助治疗时,应与抑酸护胃等西医治疗结合。患者切勿自行服用止血药粉,以免掩盖病情。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血红蛋白,若3日内大便潜血未转阴,需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