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治疗胃黏膜损伤?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胃黏膜损伤通常采用中药内服、针灸疗法、饮食调理、穴位按摩以及情志调节等方法,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1、中药内服

中医常选用具有健脾和胃、活血生肌功效的方剂。黄芪建中汤可温中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损伤;香砂六君子汤能理气健脾,适合气滞兼脾虚者。临床也常用白及、三七等中药研粉冲服,帮助修复黏膜组织。

2、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针刺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艾灸神阙穴能温阳散寒,隔姜灸对虚寒型损伤效果显著。每周治疗2-3次,连续4周为1疗程。

3、饮食调理

建议食用小米粥、山药、南瓜等健脾养胃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饮食。采用少量多餐制,配合茯苓饼、芡实粥等药膳,既能补充营养又具治疗作用。

4、穴位按摩

每日按压内关、公孙穴各3-5分钟可缓解胃脘胀痛。掌根按揉中脘穴配合腹式呼吸,能促进胃肠蠕动。按摩前需清洁双手,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度,避免饭后立即操作。

5、情志调节

采用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豆(取肝、胃、神门等耳穴)。建议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对于焦虑抑郁明显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宁心安神。

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酒,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药物。若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每月复诊调整方药,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日常注意腹部保暖,建立规律的饮食作息习惯,逐步恢复胃黏膜屏障功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