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调理更年期症状?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更年期症状的中医调理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情志调护以及饮食调节等,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中药调理

中医常用甘麦大枣汤缓解心悸烦躁,六味地黄丸改善潮热盗汗,逍遥散调理肝郁气滞。需经中医师辨证后选择方剂,如肾阴虚者多用左归丸,肾阳虚者选用右归丸。中药煎服时需注意火候,建议使用砂锅煎煮以保留药效。

2、针灸疗法

常选取三阴交调节内分泌,配合关元穴培补元气,太溪穴滋阴补肾。临床多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法,每周治疗2-3次,对于潮热多汗症状可加刺合谷、复溜穴。耳穴贴压选取内分泌、神门等穴位,可作为辅助治疗。

3、推拿按摩

每日晨起可揉按百会穴50次缓解头晕,睡前推擦肾俞穴至局部发热。针对腰背酸痛可采用滚法施于膀胱经,配合点按肝俞、脾俞穴。足底按摩重点刺激涌泉穴,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4、情志调护

建议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导引术,配合深呼吸练习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子时(23点-1点)前入睡。参加中医养生讲座或读书会等社交活动,有助于疏解抑郁焦虑情绪。

5、饮食调节

日常可食用百合银耳羹滋阴润燥,枸杞桑葚茶补益肝肾。阴虚体质者宜食甲鱼、鸭肉,阳虚者适量食用羊肉、韭菜。忌食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花椒,减少咖啡、浓茶摄入量。

更年期调理需注意季节变化,春季重在疏肝,夏季注重养心,秋季侧重润肺,冬季以补肾为主。建议每季度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时调整调理方案。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严重骨质疏松症状,需立即前往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