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风险主要包括术中出血、术后感染、邻近器官损伤、麻醉风险以及术后复发等。具体风险程度因手术方式、肌瘤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而异,需由医生综合评估。
1、术中出血
子宫肌瘤手术过程中可能因肌瘤体积较大、血供丰富或位置特殊导致出血量增加。特别是多发性肌瘤或肌瘤位于子宫血管附近时,术中可能需要输血处理。医生通常会提前备血,并采用电凝、缝合等止血技术控制出血。
2、术后感染
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约3%-5%。表现为发热、腹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切口护理。
3、邻近器官损伤
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中可能损伤膀胱、输尿管或肠道,发生率约1%-2%。术中医生会仔细分离组织,术后出现异常排尿、排便症状时需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修补手术。
4、麻醉风险
全身麻醉可能引发呼吸抑制、心律失常或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术前需完善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麻醉师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麻醉方案并全程监测生命体征。
5、术后复发
约15%-30%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新发肌瘤,与激素水平及遗传因素相关。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医生会尽量保留子宫,但复发后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或药物治疗。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术前充分沟通手术方案,术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时应立即就医,术后3-6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