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体温39℃如何处理?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体温39℃属于高热状态,通常需要采取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补液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必要时需及时就医。若伴随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1、物理降温

可用温毛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促进体表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同时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减少衣物覆盖帮助散热。

2、药物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需注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蚕豆病患者禁用退热药。

3、补液治疗

高热会导致大量水分丢失,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ml。婴幼儿可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避免电解质紊乱。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退热药使用后体温不降、伴随皮疹或意识改变等情况,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检查。特殊人群如孕妇、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或慢性病患者出现高热时,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在急诊科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或住院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