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等,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方案。若出现高热、肝脾肿大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1、一般治疗
EB病毒感染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清淡饮食。日常需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儿童或体弱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但需注意此类药物不能完全清除EB病毒。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免疫调节治疗
若患者存在免疫缺陷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剂调节免疫功能。对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监测感染风险。
4、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咽痛明显者可含服咽喉含片或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但需避免使用氨苄西林类药物以防皮疹加重。
5、并发症治疗
若累及肝脏出现肝炎,需进行保肝治疗并禁用肝毒性药物;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需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脾肿大患者需卧床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
EB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但若病程超过2周仍持续发热,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表现,应立即到感染科或儿科就诊。治疗期间需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减少传播风险。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