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贫血相关表现、出血倾向、感染发热、肝脾肿大以及其他全身性症状。具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贫血相关表现
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贫血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缺氧表现,部分患者还会伴随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出血倾向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可导致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严重者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意识障碍。
3、感染发热
中性粒细胞减少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常伴有持续性低热或间歇性高热,抗生素治疗效果可能不佳,需警惕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4、肝脾肿大
约20%患者会出现脾脏肿大,少数可能伴随肝脏肿大。肿大程度多为轻度至中度,触诊可发现左肋下肿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左上腹闷胀感或早饱症状。
5、其他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痛、关节痛等骨骼系统症状,与异常造血细胞浸润有关。此外,夜间盗汗、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表现也可能出现,需警惕疾病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血液科,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日常需注意避免感染、预防跌倒磕碰,定期监测血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