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摄入过量可以通过立即停用、调整饮食、促进排泄、药物治疗、血液净化等方法处理。患者需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立即停用
发现维生素D摄入过量后,应立即停止服用相关药物或营养补充剂,同时避免继续食用高维生素D含量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海鱼等。日常还需减少阳光照射,防止皮肤合成过多维生素D。
2、调整饮食
短期内需限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避免食用奶制品、蛋黄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芹菜等,有助于减少肠道对钙质的吸收。
3、促进排泄
轻度中毒者可通过多饮水增加尿液排泄,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ml。中重度患者需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常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呋塞米注射液促进排泄。
4、药物治疗
对于出现高钙血症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抑制肠道钙吸收。严重骨脱钙者可静脉注射降钙素,如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出现肾功能损伤时,需使用护肾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
5、血液净化
极少数出现急性肾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时需进行血液透析。血液净化能快速清除体内过量的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改善高钙血症和器官损伤。
患者出现过量症状如恶心、多尿、意识模糊时,应及时到急诊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钙、尿钙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期应避免再次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日常补充需严格遵循医嘱,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不超过800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