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作为一味中药材,适量食用通常较为安全,但过量或不当食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肝损伤等副作用。以下为具体分析:
1、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艾草中的挥发油等成分敏感,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疹、水肿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全身性反应,需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2、胃肠道不适
艾草含有挥发性物质及苦味成分,过量摄入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脾胃虚弱者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单次食用鲜品不超过10克,干品不超过3克。
3、肝损伤
长期大量服用艾草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研究表明,艾草中的某些萜类化合物在体内蓄积后具有潜在肝毒性,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表现,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需特别注意,孕妇应避免食用艾草制品,其含有的桉叶油素等成分可能刺激子宫平滑肌引发宫缩。日常建议将艾草作为药食两用材料时,需控制食用频率与剂量,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消化内科或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