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治疗通常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液体复苏、免疫调节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源类型制定,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在明确病原体前可经验性选择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抗生素,如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获得药敏结果后应及时调整抗生素,确保疗程足够以防止复发。
2、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针对呼吸衰竭可采用机械通气,循环衰竭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急性肾损伤患者可能需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时可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3、液体复苏
在发病6小时内通过快速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需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避免液体过负荷。
4、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炎症反应过度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乌司他丁等蛋白酶抑制剂。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可短期应用氢化可的松,但需注意监测血糖和消化道出血风险。
5、手术治疗
明确存在感染灶(如腹腔脓肿、坏死性筋膜炎)时,应在稳定生命体征后及时行外科清创术或脓肿引流术。骨科内置物相关感染需取出植入物并进行局部灌洗。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需注意所有治疗方案均应在重症监护条件下由专业团队实施,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疗决策并及时沟通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