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板牙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止血、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伤口以及合理使用药物等,需严格遵循医嘱以促进恢复。
1、局部止血
拔牙后需咬紧医生放置的消毒棉球或纱布,通常持续30~60分钟,有助于压迫止血。若出血较多,可延长至1~2小时,但避免频繁更换棉球以免影响血凝块形成。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吐口水,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继发性出血。
2、保持口腔清洁
术后24小时后可开始轻柔漱口,使用温盐水或医用漱口水,每日3~4次,尤其在进食后需及时清洁,以减少食物残渣滞留。刷牙时避开术区,48小时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刷牙,动作需轻柔,避免触碰创面。
3、调整饮食结构
术后2小时内禁食,之后可进食温凉流质或软食,如粥、酸奶、鸡蛋羹等,避免过热、辛辣或坚硬食物。术后3天内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但需避免用术侧咀嚼至少1周。
4、避免刺激伤口
术后48小时内避免吸烟、饮酒及剧烈运动,防止因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出血或感染。禁止用舌头舔舐或手指触摸创面,打喷嚏或咳嗽时注意控制力度,必要时捂住口鼻缓冲压力。
5、合理使用药物
若存在感染风险,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
拔牙后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肿胀加重或发热超过38.5℃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术后3~5天创口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属于正常愈合过程,但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建议联系医生评估是否需干预。日常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