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患者适合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生素等类型,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因遵医嘱选择。
1、抗组胺药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过敏症状。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建议夜间服用。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抗组胺药可作为基础治疗。
2、鼻用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效抗炎作用,可减轻鼻黏膜水肿和充血。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使用时应保持喷头垂直鼻腔,避免直接冲击鼻中隔。需持续使用1-2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长期使用需监测鼻黏膜状态。
3、减充血剂
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呋麻滴鼻液等可快速缓解鼻塞症状,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建议与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交替使用以保持鼻腔湿润。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钠片适用于伴有支气管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通过抑制白三烯活性减轻气道炎症。需注意该药物可能引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出现幻觉或异常行为应及时停药。
5、抗生素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可短期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用药前需明确感染指征,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慢性鼻炎通常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患者应根据鼻炎类型(过敏性、血管运动性、萎缩性等)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调整药物品种和剂量,如妊娠期可选用安全性较高的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期间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配合环境控制措施如使用空气净化器、除螨设备等,可增强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