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生活习惯可能导致便秘?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长期便秘可能与多种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久坐不动以及忽视排便信号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导致大便干结、排出困难。

1、饮食结构不合理

长期摄入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会减少肠道内容物体积,导致肠蠕动减慢。精细米面制品、油炸食品和红肉摄入过多,而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摄入不足,会使大便体积缩小、含水量降低。建议每日保证20-35g膳食纤维摄入,适量增加木耳、燕麦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

2、久坐不动

缺乏规律运动会导致腹肌力量减弱,降低腹腔压力传导效率。特别是办公室工作者和老年人群,每天连续静坐超过6小时会使结肠蠕动速度下降40%以上。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促进结肠集团运动。

3、忽视排便信号

长期抑制便意会使直肠敏感性降低,导致排便反射减弱。当直肠充盈量达到300ml时会产生强烈便意,若超过5次刻意抑制,可能形成功能性便秘。建议养成晨起或餐后定时排便习惯,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8分钟为宜。

改善便秘需从生活方式综合调整,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ml,避免过度依赖刺激性泻药。若调整后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腹痛、便血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消化科进行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常用缓泻剂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