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冒一般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缓解症状为主,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药治疗、日常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等。
1、对症治疗
发热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解热镇痛药。咳嗽剧烈时可用右美沙芬糖浆,鼻塞流涕可使用氯雷他定片。用药需根据症状选择性使用,避免重复用药。
2、抗病毒治疗
对于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病48小时内可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普通病毒性感冒通常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医生评估后使用更昔洛韦等药物。
3、中药治疗
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等中成药可能帮助缓解症状。金花清感颗粒适用于发热、咳嗽等症状,用药时需辨证论治,避免与西药重复使用相同功效药物。
4、日常护理
保证每日2000ml以上温水摄入,保持室内50%-60%湿度。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建议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若持续低于95%需警惕病毒性肺炎。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高血压患者注意血压波动。出现持续高热3天不退、胸闷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病毒感冒患者需注意,利巴韦林等广谱抗病毒药物存在溶血性贫血等副作用,普通患者不宜自行服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切勿盲目使用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用药前必须咨询医师,儿童需使用儿童专用剂型。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意识改变,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