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补钾治疗应遵循哪些基本准则?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补钾治疗需要根据缺钾程度、补钾途径、浓度速度控制以及监测调整等方面进行。通常需遵循评估病情、口服优先、静脉规范、浓度速度适宜、定期复查等基本准则,避免自行用药。

1、评估缺钾程度

治疗前需通过血钾检测和症状判断缺钾程度。轻度缺钾(3.0-3.5mmol/L)可能仅需饮食调整,中重度缺钾(<3.0mmol/L)常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药物干预。心电图T波低平、U波出现等表现可辅助评估。

2、优先口服补钾

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者,首选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口服制剂。口服补钾生物利用度约90%,且对血管刺激性小。需注意缓释片应整片吞服,避免嚼碎损伤消化道黏膜。

3、规范静脉补钾

严重缺钾或无法口服时,采用浓度不超过0.3%的氯化钾溶液,即500ml液体中不超过1.5g氯化钾。输注速度宜控制在每小时20mmol以下,需心电监护,禁止静脉推注。

4、控制浓度速度

静脉补钾浓度过高易引发静脉炎,速度过快可能致血钾骤升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特殊情况下需快速补钾时,应在ICU监测下使用中心静脉通路,配合微量泵调控输注速度。

5、动态监测调整

治疗期间每4-6小时复查血钾,稳定后改为每日检测。同时监测尿量(需>30ml/h)、心电图和肌力变化。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防止高钾血症。

补钾治疗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谨慎。静脉补钾必须在医疗机构进行,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或心率异常需立即报告医护人员。治疗期间应配合摄入香蕉、橙汁等富钾食物,但不可替代药物补钾。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