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抽血后溶血怎么办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抽血后溶血可能与操作不当、血管损伤或个体血管脆弱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观察、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需根据溶血程度和症状选择合适方法,必要时及时就医。

1、观察等待

若溶血范围较小且无肿胀疼痛,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淤青扩大、疼痛加剧等情况,避免反复按压或揉搓局部,防止加重血管损伤。多数轻微溶血可在1周左右自行吸收。

2、冷敷处理

24小时内对局部进行间断冷敷,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渗血,缓解肿胀和疼痛感。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3、药物治疗

若伴随明显疼痛或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迈之灵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血肿消散。合并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

抽血后24小时内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日常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增强血管弹性。若淤青持续扩大、出现搏动性肿块或伴随发热,提示可能存在血管并发症,需立即就诊血管外科进行超声检查,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