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初期治疗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镇痛及预防感染等处理,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物理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建议尽早就医。
1、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早期使用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胶囊和泛昔洛韦片等,通常需连续服用7-10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静脉给药,具体用药方案需遵医嘱。
2、疼痛管理
急性期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神经痛明显者可联合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疼痛剧烈时可短期应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需注意成瘾性风险。
3、局部处理
水疱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增强抗病毒效果。若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疱疹破溃后需保持创面清洁,使用医用纱布覆盖防止感染。
4、并发症预防
对于头面部疱疹患者需警惕眼部受累,建议联合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免疫功能低下或泛发性疱疹患者,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脑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必要时住院治疗。
该疾病在发病72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治疗期间应保持皮损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高龄患者及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高热、头痛、皮疹扩散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