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出现腹痛属于疾病常见症状,但并非正常生理现象。腹痛通常由胆汁刺激胃黏膜引发,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警惕并发症。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胆汁反流至胃部引发的炎症性疾病。胆汁中的胆盐成分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引发上腹部烧灼痛、胀痛等症状。这种腹痛在进食油腻食物或平躺时可能加重,属于疾病本身的典型表现。
若腹痛程度突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可能提示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若同时伴有呕血、黑便、呕吐胆汁或体重下降等症状,需考虑存在幽门梗阻、胃黏膜肠化等病理改变。此类情况下建议立即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以便明确黏膜损伤程度。
患者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餐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片、熊去氧胆酸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这些药物能中和胆汁酸、促进胃排空。若药物治疗3-4周症状未改善,需复查胃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