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可能引发皮肤继发感染、色素异常改变以及皮肤苔藓化等并发症,需根据具体表现及时干预。长期搔抓或护理不当可能加重皮肤损伤,增加治疗难度。
1、继发感染
反复搔抓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细菌或真菌易通过创口侵入,形成局部红肿、渗液或化脓。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
2、色素异常改变
炎症反应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异常活跃或破坏,造成皮损区域出现褐色斑块或苍白色斑片。此类改变通常在皮疹消退后持续数月,日常需加强防晒并使用含维生素E的保湿剂辅助修复。
3、皮肤苔藓化
慢性痒疹患者因长期机械摩擦,表皮角化过度形成皮革样增厚,伴有明显皮纹加深。此类病变需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与尿素软膏,通过封包疗法软化角质。
出现皮肤破溃渗液、发热或皮损面积扩大时,提示可能继发严重感染或病情进展。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进行细菌培养、病理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口服抗生素或免疫调节剂,避免自行挤压或滥用偏方加重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