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耵聍堵塞可通过观察等待、使用耵聍溶解剂、医生清理等方式处理。具体方法包括日常避免掏耳、遵医嘱使用滴耳液软化耵聍,或由专业医生通过器械取出、负压吸引及冲洗治疗。若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1、观察等待
若耵聍量少且未完全阻塞耳道,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耵聍具有自洁功能,日常咀嚼或说话时下颌运动可帮助其自然脱落排出。此阶段需避免自行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掏耳,防止将耵聍推入更深部位或损伤外耳道皮肤。
2、耵聍溶解剂
对于质地较硬的耵聍栓塞,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过氧化氢溶液或甘油制剂。这些液体能软化耵聍,使其分解为细小碎屑后自然流出。使用时需将药液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位10-15分钟,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5天。
3、医生清理
耳鼻喉科医生在额镜照明下,使用耵聍钩、枪状镊等专业器械直接取出栓塞物。此方法适用于可见的、位置较浅的耵聍块,操作时需注意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患者需保持头部固定避免误伤。
4、负压吸引
采用专用吸引器将软化后的耵聍吸出。该方法适用于质地较软的耵聍或经溶解剂处理后的残留物,吸引压力需控制在13.3-20.0kPa范围内,操作时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防止出现眩晕等不适。
5、外耳道冲洗
使用37℃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耳道冲洗。操作前需确认无鼓膜穿孔史,冲洗时将冲洗器对准耳道后上壁,利用水流冲击力带出耵聍。冲洗后需彻底拭干耳道,避免残留水分引发感染。
出现耳道堵塞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处理。避免自行频繁掏耳导致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既往有中耳炎、鼓膜修补术史者严禁自行冲洗。日常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油性耵聍体质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耳道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