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避孕药可能会引起类早孕反应、月经改变、乳房胀痛、体重变化以及情绪波动等副作用,具体表现存在个体差异。正确使用并定期复查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类早孕反应
部分女性用药初期会出现恶心、头晕、乏力等症状,这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相关。多数人在服药2-3个月后症状逐渐减轻,建议选择睡前服药或搭配少量食物服用以缓解不适。
2、月经改变
常见经量减少或点滴出血现象,少数可能出现闭经。这是由于药物抑制排卵导致子宫内膜变薄所致,若连续漏服药物可能引发突破性出血,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3、乳房胀痛
孕激素成分可能刺激乳腺腺泡发育,通常表现为乳房发胀、触痛感。这种症状多出现在用药初期,随着身体适应会逐渐缓解,可通过热敷和穿戴无钢圈内衣减轻不适。
4、体重变化
少数使用者可能出现水钠潴留导致的体重轻微增加,通常波动范围在1-3公斤。保持低盐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若出现异常增重需排查其他内分泌疾病。
5、情绪波动
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平衡,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或易怒等症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6或调整避孕方案。
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肝功能,避免同时使用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影响药效的药品。若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或下肢肿胀等血栓征兆,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检查。有吸烟习惯的35岁以上女性需谨慎选择此类避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