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蛋白尿可通过复查尿常规、控制原发病、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具体需结合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复查尿常规
若初次检查发现蛋白尿,建议间隔1-2周复查,排除剧烈运动、发热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假阳性。复查时可选择晨尿中段标本,减少尿液污染对结果的影响。
2、控制原发病
糖尿病、高血压、肾炎等疾病均可引起蛋白尿。糖尿病需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药物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降压药;肾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相应治疗方案。
3、调整饮食
建议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每日蛋白质总量按0.8克/公斤体重计算,肾功能异常者需进一步减量至0.6克/公斤。
4、药物治疗
伴有高血压的蛋白尿患者可使用卡托普利、缬沙坦等降压药,此类药物具有降低肾小球内压的作用。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药物。
5、定期复查
建议每3-6个月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每年进行肾功能、肾脏超声检查。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同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血糖在7.0mmol/L以下。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若伴随水肿、血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肾内科就诊。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