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房颤患者如何预防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房颤患者通常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监测以及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预防病情进展或并发症。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综合制定。

1、控制危险因素

房颤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例如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保持低脂饮食。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心脏负担,降低房颤发作频率。

2、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可预防血栓栓塞,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于存在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帮助维持窦性心律。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出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3、手术治疗

导管射频消融术通过消除异常电信号点治疗房颤,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可降低血栓脱落风险,适合存在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具体术式需经心内科医生评估后选择。

4、定期监测

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功能及心律变化。服用华法林者需每月检测INR值,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心悸加重、呼吸困难或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5、调整生活方式

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g,限制浓茶、咖啡因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需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饮酒量不超过1个标准单位。

房颤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抗凝药物。日常应避免熬夜、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建议使用家庭血压计和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定期自查。若出现牙龈异常出血、黑便或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排查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