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摄入不足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佝偻病以及手足搐搦症等疾病,需及时调整饮食或遵医嘱干预。
1、骨质疏松症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使骨骼脆性增加。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甚至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中老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能力减弱,更易出现此类问题。
2、佝偻病
常见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儿童,钙缺乏会影响骨骼钙化过程,导致骨骼软化变形。典型表现包括方颅、鸡胸、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严重者可能伴随运动发育迟缓。
3、手足搐搦症
血钙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能引发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发作时手指呈鹰爪样强直收缩,面部肌肉痉挛可能引起口角抽动,严重者可能发生喉痉挛影响呼吸。
日常应注意摄入牛奶、奶酪、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每日钙摄入量需达到800-1200mg(不同年龄阶段需求不同)。若已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血钙、骨密度等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补充剂,同时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