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病属于中医病名,常见于小儿,多由喂养不当或慢性疾病导致脾胃受损。其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具体病因进行选择,常见措施包括日常调理、中药治疗、推拿疗法、西医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1、日常调理
日常需调整饮食结构,采用少食多餐原则,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同时注意腹部保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2、中药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脾消积类中药,如健脾丸、保和丸、肥儿丸等。此类药物含茯苓、白术等成分,具有调节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需根据患儿体质辨证使用,避免盲目进补。
3、推拿疗法
专业中医师可通过捏脊、摩腹、揉足三里等手法改善积食症状。例如捏脊能刺激背部督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每周2-3次为宜。操作时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造成皮肤损伤。
4、西医治疗
针对食欲不振可短期使用乳酶生片、胰酶散等助消化药物,缺锌患儿可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若合并肠道寄生虫感染,需在检验确诊后使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
5、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合并严重肠梗阻、肠套叠等急腹症的情况,需通过外科手术解除梗阻。但此类并发症在规范治疗中较为罕见,家长无需过度担忧。
患儿出现长期消瘦、腹部膨隆或发育迟缓时,应及时到儿科或中医科就诊。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曲线,避免擅自使用民间偏方。喂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排便及食欲变化,逐步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