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穿术后疼痛可通过观察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需结合具体情况处理。术后轻微疼痛多为正常反应,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警惕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
1、术后正常反应
骨穿属于有创操作,术后24小时内穿刺部位可能出现轻度疼痛或酸胀感,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卧床休息6-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压迫穿刺部位,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多数患者在1-3天内疼痛逐渐缓解。
2、局部冷敷和热敷
术后24小时内可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使用40℃左右的温热毛巾外敷,每日3-4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淤血吸收。注意冷热敷时需用毛巾包裹,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损伤皮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若出现皮肤红肿、渗液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伴随肿胀加剧、皮肤温度升高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和局部超声检查。日常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局部摩擦。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