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髓炎的常见治疗方法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髓炎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支持治疗、高压氧治疗以及中医辅助治疗等,需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方案。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控制感染并减少并发症。

1、抗生素治疗

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确诊后需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通过静脉给药快速控制感染。治疗前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疗程通常持续4-6周,严重感染需延长至8周以上。

2、手术清创

对于形成死骨、脓肿或窦道的患者,需手术清除坏死骨组织和脓液。开放性手术可彻底去除感染病灶,术中常配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术后需持续冲洗引流,必要时进行植骨或骨搬运术修复骨缺损。

3、支持治疗

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避免负重。加强营养支持,建议每日摄入80-100g优质蛋白质,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组织修复。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症状。

4、高压氧治疗

作为辅助疗法,通过提高组织氧分压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每次治疗在2-2.5个大气压下吸纯氧60-90分钟,每周5次,连续治疗20-30次,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骨愈合。

5、中医辅助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片、脉络舒通丸等改善局部微循环。外敷金黄散、活血止痛膏等促进炎症吸收,针灸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

骨髓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影像学检查监测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避免吸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若出现高热不退、患肢肿胀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所有治疗均应在骨科和感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