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引流处理、支持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制定。
1、抗生素治疗
急性骨髓炎首选静脉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4-6周,慢性感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2、手术清创
对于存在死骨、脓肿或窦道形成的患者,需手术彻底清除坏死骨组织及感染灶。术中可能联合应用抗生素骨水泥,严重骨缺损者需植骨或放置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术后需持续冲洗引流2-3周。
3、引流处理
局部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放置负压引流装置。慢性窦道需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必要时行闭式灌洗引流。对于累及关节的感染需行关节腔灌洗。
4、支持治疗
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免疫增强。可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疼痛剧烈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贫血患者需纠正血红蛋白水平。
5、高压氧治疗
作为辅助手段可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促进血管新生和骨修复。通常采用2.0-2.5个大气压,每日1次,每次90分钟,10-15次为1个疗程。
骨髓炎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中断治疗,特别是慢性感染易反复发作。建议定期复查X线片、CT或MRI评估骨质修复情况,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负重导致病理性骨折。若出现高热、疼痛加剧或伤口渗液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