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穿孔大小、病因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选择合适方案。若存在感染或外伤因素,需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听力受损。
1、日常护理
鼓膜穿孔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污水进入引发感染。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潜水或乘坐飞机,防止气压变化加重损伤。若因外伤导致,需立即清理外耳道异物并消毒处理。
2、药物治疗
合并感染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疼痛明显者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使用滴耳剂前需确保药液温度接近体温,避免刺激前庭引发眩晕。
3、手术治疗
超过3个月未愈合的穿孔或大于鼓膜面积50%的缺损,需行鼓膜成形术。常用颞肌筋膜、软骨膜等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术后需保持术耳向上体位2周。术后3个月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
鼓膜穿孔患者需定期进行耳内镜和纯音测听检查,监测愈合进程。避免自行使用双氧水、碘伏等刺激性液体冲洗耳道。若出现耳痛加剧、流脓或听力骤降,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