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感染的孩子一般需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及隔离措施等。具体治疗需结合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综合判断。
1、抗生素治疗
链球菌感染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需严格按医嘱完成10天疗程,防止复发或诱发风湿热。
2、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咽痛明显时可用温盐水漱口,或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局部症状。
3、支持治疗
保证患儿充分休息,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000-1500毫升。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加重咽喉不适。
4、预防并发症
治疗后2-3周需进行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排查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并发症。既往有风湿热病史者需长期预防性使用苄星青霉素。
5、隔离措施
急性期需居家隔离直至规范使用抗生素24小时后,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应每日消毒,家庭成员需加强手卫生。
链球菌感染具有较强传染性,建议发现咽痛、草莓舌、皮疹等症状时及时就诊。用药期间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体温持续超过39℃或出现血尿、关节肿痛等情况需立即复诊。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衣物需每日更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