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炎症的治疗需根据炎症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通常包括日常护理、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1、日常护理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更换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或护理产品,防止破坏局部菌群平衡。炎症期间减少糖分摄入,多喝水促进代谢,有助于缓解尿路或阴道不适。
2、局部用药
对于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剂、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等外用药物。治疗牙龈炎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口腔清洁。局部用药前需明确感染类型,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或滴虫性阴道炎用药方案不同。
3、口服药物
细菌感染可选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B类孕期安全药物。念珠菌感染需口服氟康唑片时需严格评估孕周和用药风险。所有口服药物必须经产科医生与相关专科医生联合会诊后使用。
4、物理治疗
牙龈炎患者可进行专业超声洁牙,通过物理清除牙菌斑改善炎症。对于局部皮肤感染,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5、手术治疗
仅在严重脓肿或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如乳腺脓肿切开引流需在麻醉科监护下进行。孕晚期合并阑尾炎等急腹症时,需多学科评估手术时机与方式,优先选择腹腔镜等微创方式。
孕期出现炎症应及时到产科和对应专科就诊,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栓剂、抗生素或中药冲洗,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致畸药物。保持良好作息,均衡膳食营养,每日监测体温和分泌物变化,出现腹痛、发热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