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过高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处理,常见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以及透析治疗等。生理性因素需改善生活习惯,病理性原因则需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1、调整生活方式
若肌酐升高由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等生理因素引起,建议适当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日常饮食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同时控制盐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但存在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遵医嘱调整。
2、控制原发病
对于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的肌酐升高,需严格监测血糖、血压,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内。尿路梗阻患者需及时解除梗阻,如通过手术取出结石或放置输尿管支架。
3、药物治疗
出现水肿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合并高血压者常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肾性贫血患者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并联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改善贫血。
4、透析治疗
当肌酐持续超过707μmol/L或出现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每周规律透析3次,每次4小时,可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延长生存期。
5、肾移植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匹配到合适肾源且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肾移植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日常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布洛芬等。若出现尿量骤减、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和透析方案。